2024年1月3日,《咬文嚼字》编辑部在沪发布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,包括:“多巴胺”的“胺”误读为ān、“卡脖子”的“卡”误读为kǎ、“账号”误为“帐号”、“蹿红”误为“窜红”、“下军令”误为“下军令状”、误让岳飞自称“鹏举”、误称白居易修建“白堤”、“宇宙飞船”误为“航天飞机”、误称“支原体”为病毒、误把“土耳其”当成阿拉伯国家等。
从2006年开始,《咬文嚼字》杂志开始向社会发布年度“十大语文差错”,迄今已有18年。发布年度“十大语文差错”,不仅是一堂语文大讲堂,更是通过“集中纠错”的方式向社会普及规范运用文字的常识、激发国人规范运用文字的意识,具有极大的正向价值。此次发布的年度“十大语文差错”,不仅具有很强的代表性,抖客网,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。如类型分布广泛,包括读音差错、用字差错等内容;热议问题多,“多巴胺”“支原体”的背后都是社会热点;短视频成差错泛滥区,很多视频创作者缺乏对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敬畏意识。
差错被指出是为了纠偏,也是为了尊重文字表达的规范性,这也早已是社会共识。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,也是一部汉字发展史。从镌刻历史的殷商卜骨,到笔书民族气韵的翰墨琳琅,汉字文化不仅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,也见证了历史变迁、文明演变。当前网络环境中不规范字词的使用情况,引起广泛关注,就是因为很多人意识到文字准确表达的重要性。
文字的不规范表达,危害重重。对用户来说,在碎片化阅读时代,不规范用字不仅会增加信息的接收难度,还可能带来极大的误解;对各大平台来说,短视频等内容中错别字频现,会削弱发布内容的权威性与公信力;对文化传承来说,不规范的用字不利于文字表达的规范性和长远发展。
文字是一种自我表达,有个性可以理解、有创新也没有问题,但应该把握好“度”。对于没有意识的错误表达,要积极引导、不断督促、努力改正;对刻意歪曲的汉字的形、音、义,甚至是发布违背公序良俗的信息,则需要进行整治、严厉打击,更好地守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。
横竖撇捺有乾坤,一笔一画著华章。2021年发布的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》曾指出,加强语言文明教育,强化对互联网等各类新媒体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和管理,坚决遏阻庸俗暴戾网络语言传播,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环境。做好文字的规范化表达,不仅要守住正确表达的底线,也要预留创新表达的空间,如此才能让文字在新时代绽放新活力、新光彩。
原标题:【发布“十大语文差错”具有正向价值】 内容摘要:2024年1月3日,《咬文嚼字》编辑部在沪发布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,包括:“多巴胺”的“胺”误读为ān、“卡脖子”的“卡”误读为kǎ、“账号”误为“帐号”、“蹿红”误为“窜红”、“下 ... 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doukela.com/keji/261847.html; 免责声明: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 |